范慧琴
摘 要:文章以“姓氏+家+通名”格式的山西村落名称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家”的变音类型及其特点,展现了汉语方言三字组变音的复杂情况,然后讨论其变音机制,认为音义互动和结构格局调整是“家”产生各种变音的内在机制,最后阐释村落名称所反映的以姓氏、家族为基本单位聚居的传统村落文化信息。
关键词:村落名称 变音 音义互动 地域文化
“音变”即语音的变化,西方语言学理论一般认为音变是一个纯语音过程。徐通锵(2003)结合汉语音变的复杂情况提出了“变音”的概念,他认为汉语的变音是以音节的音义关联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音变,它不是一个纯语音过程,同时受语义、语法条件的制约,是汉语不同于印欧系语言音节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徐先生(2003)还通过列举汉语方言中变音的实例,讨论了两字组的变音情况,并认为字组语音的单音节化是汉语变音的主要形式。本文以山西“姓氏+家+通名”格式的村落名称为例,尝试讨论汉语方言中三字组变音的特殊现象。文章共考察了山西29个方言点的语料,其中定襄、忻州、盂县、蒲县4点为作者亲自调查,其它语料引自《山西方言志丛书》《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为行文简洁,恕不一一注明。
一、“姓氏+家+通名”格式中“家”的变音类型
在山西村落名称中,“姓氏+家+通名”是一种常见格式,“姓氏”一般为“张、王、李、赵”等常见姓氏,“通名”一般为“庄、堡、岭、梁、沟、河”等跟村庄、地貌有关的字,如“李家庄”“王家岭”等。“家”在“姓氏”和“通名”之间,其读音有时跟它的单字音相同,例如,“郑家庄”(永济)中的“家”读音为[?????],“陈家营儿”(定襄)中的“家”的读音为[?????]。但更常见的情况是,村落名称中的“家”在声母、韵母、声调上都有不同于正常语音演变的特殊变音。根据对方言材料的梳理,本文将山西村落名称中“家”的变音类型分为弱化型、脱落型、合音型和省音型四类,下面具体加以分析。
(一)弱化型
村落名称中“家”的语音弱化主要表现为声调的弱化,有轻读和促化两种情况,在声调弱化的同时常伴随有韵母主要元音弱化、介音脱落等现象。
1.声调的轻读
村落名称中“家”的声调轻读现象很普遍,如用北京话读“张家庄”“李家庄”等时,其中的“家”通常要轻读。山西村落名称中“家”声调的轻读还常伴随韵母主要元音的央化、介音脱落等现象,弱化程度更强。具体情况见表1:
……
(本文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话语音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4WYC055];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培育项目“京郊村落方言的现状及历史层次研究”[项目编号:CUC15A18]。)
(范慧琴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语言系 100024)
(原载于《现代语文》2017年12月下旬刊-语言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