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仁君
摘 要:《左传》在叙述战争时,有重点地选择了战争发生的原因、战争成败的原因、战争的场面、作者的战争思想这些要素进行叙述,将战争叙述得生动细致,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关键词:左传 战争 叙述要素
春秋时期,大小国家林立,战争非常频繁 , 《左传》记载了这一时期大大小小的军事行动有380多起,“ 侵六 十 , 伐 二 百 十 有 三 , 战 二 十 三 、 围 四 十 、 入二十七……”[1]当时的许多著名战役如秦晋韩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邲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等,无论大小战斗,都通过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表现出来,有的写得生动细致,有的写得简洁明快,在叙述过程中,作者有重点地选择了一些战争的要素进行叙述,不仅把战争叙述得详细生动,又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战争思想,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叙述战争时选择的叙述内容主要集中在战争发生的原因、战争取胜的原因、战争的场景这三个方面,而在这三个方面的叙述中又隐含了作者的战争思想。
一、隐含的战争思想
《左传》的叙事,以春秋为经,以史事为纬,兼载言论,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面貌,其对于战争的叙写,也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冷静的写作,体现出一个史学家应有的态度。春秋时期,战争是社会历史的选择,是一个客观存在,无论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都在《左传》作者笔下得到客观的陈述,作者并没有因为战争的正义性便旗帜鲜明地对战争的发动表示肯定,也没有站出来对有些非正义性的战争表示否定。这种客观冷静的叙述表现出作者对历史进程中战争的不可避免性的一种唯物主义的认识。
朱熹说:“《左传》是史家,史学家记得事却详,于道理上便差”[2],他强调了《左传》忠于历史事实、冷静叙述的特点,但《左传》并不是象朱熹所说的“于道理上便差”,虽然书中没有长篇大论地讲道理,但是于叙述之中表明的思想用意还是比较明显的,正如《汉书•艺文志》所载: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失其真,故论本事以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左传》在叙述战争的时候,也在隐晦地表明自己的战争观,传达着儒家的战争思想。首先,《左传》隐晦地表达了儒家表辩证的战争观,即既肯定战争的作用,又否定滥用战争。如书中记录的子罕的言论:“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圣人以兴,乱人以废,废兴存亡昏明之术,皆兵之由也。”之后,作者以“君子曰”的形式发表评论,“‘彼己之子,邦之司直。’乐喜之谓乎?”对这样肯定战争的言论表示赞同。这种肯定战争的思想与孔子的战争思想是一致的,孔子曾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强调“足兵”的重要性,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就发动了一些战争,如僖公四年,“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对于管仲,孔子曾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既肯定了管仲的作用,也就肯定了其发动的战争。《左传》并不是一味的支持战争,对于有些战争它是持否定态度的,“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作者通过这些言论说明了秦晋殽之战给社会带来的灾难。
……
(程仁君 湖北黄冈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438000)
(原载于《现代语文》2017年6月上旬刊-学术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