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父周保贻,号企言。母徐雯,号镜芙,宜兴人。
1906-1911年( 1-6岁)祖母教吟古诗词。
1912-1917年( 7-12岁)入七年制育志小学。提前毕业,考入镇江中学,不久退学。
1918-1923年( 13-17岁)入江苏省立常州第五中学。预科一年补习数学和古文,四年中学毕业。此期间母亲携子女迁居常州。
1923-1927年( 18-22岁)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家贫,靠朱毓君母借当支付学费。 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参加“六三离校运动”,改入由爱国师生创办的光华大学。在校读书时,经考试兼任校长室秘书,免学费。 1927年毕业。
1927-1933年( 22-28岁)在光华大学附中、江苏教育学院、浙江教育学院任教。帮助孟宪承教授翻译丹麦教育家格隆维的《农村教育》。
1933-1935年( 29-30岁) 1933年4月30日与张允和结婚。考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 1934年4月30日,子晓平生。 1935年从日本回国,参加反日救国会(章乃器小组)。女小禾生。
1936-1937年( 31-32岁)任教光华大学,兼职上海江苏银行。移居苏州乌雀桥弄。
1938-1940年( 33-35岁)日本侵华,全家逃难到重庆,任经济部农本局重庆专员办事处副主任,主管四川省合作金库。
1941-1945年( 36-40岁)在重庆新华银行总行任职。 1941年女小禾去世。 1943年去缅甸探望母亲和四姐惠言。 1944年,子晓平在成都中流弹。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回上海。
1946-1949年( 41-44岁)由新华银行派往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妻张允和同行。 1948年在香港参加民主建国会。
1949-1954年( 44-49岁)上海解放后回国。任教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上海财经学院,教授经济学。著有《新中国的金融问题》。业余从事语言文字研究。著有《中国拼音文字研究》,《字母的故事》。上海市政协委员。
1955年( 50岁)应邀出席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后调至新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任研究员、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直到离休。
1956年( 51岁)全家迁至北京沙滩。任第四、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69-1972年( 66-69岁)牋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宁夏平罗五七干校劳动两年四个月。
1984年( 78岁)迁至北京朝内后拐棒胡同。任中美联合编审和顾问委员会中方三委员之一,出版中译本《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国际中文版《不列颠百科全书》。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委员,《汉语大词典》学术顾问。出版著作有《汉字改革概论》( 1961年),《中国语文的时代演进》( 1997年);《中国语文纵横谈》( 1992年);《世界文字发展史》( 1997年);《比较文字学初探》( 1998年);《现代文化的冲击波( 2000年);《周有光语文论集》( 2001年);《 21世纪的华语和华文周有光耄耋文存》( 2002年)等。
1988年12月31日离休。
2002年( 97岁) 8月14日妻张允和去世,享年93岁。
2003-2004年( 98-99岁)撰写《周有光百岁新稿》。
(原载于《现代语文》2005年2月下旬刊-理论研究)
|